【天天报资讯】财富密码之十五:2023年A股更像2013年还是2020年?

2023-04-22 00:02:03 来源:招商证券 招商证券

本期作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邹添杰

招商证券财富管理部

策略组合首席

S1090615050006

2023年以来,计算机、通信、传媒、电子大涨,市场惊呼梦回2013年,那么:

1.2023年的经济和流动性更像哪一年?

2.2013年和2020年市场行情如何演绎?

3.2023年市场风格撕裂还是相对均衡?

一、2023年经济和PPI趋势更像2020年

1.2023年经济增速开启新的回升周期,增速弹性较2013年更大,和2020年疫后修复类似。

2.2023年PPI新周期回升且有望转正,与2020年较相似;2013年去产能,PPI全年为负。

3.市场盈利增速与经济增速、PPI周期高度相关,2023年盈利增速回升有望强于2013年。

▍图1:2023年经济增速新周期回升且弹性较大,PPI新周期回升且有望转正,与2020年较相似

数据来源:wind,招商证券财富管理部

二、2023年国内流动性阶段更像2020年

1.沪深300指数与企业中长贷增速相关,企业盈利预期上行和流动性改善共振,指数上涨。

2.企业长贷增速回升周期前半程,信心不足,市场底部大波动,如2013和2022下半年。

3.企业长贷增速回升周期后半程,盈利预期持续改善,股市共振上涨,如2017和2020年。

4.当前企业长贷增速已持续回升9个月,指数在低位,2023年有望阶段拉升,如2020年。

▍图2:当前企业长贷增速已持续回升9个月,指数在低位,2023年有望阶段拉升,如2020年

数据来源:wind,招商证券财富管理部

三、2023年海外流动性影响更似2020年

1.2023年日本央行扩表,资产规模创历史新高;美国金融流动性冲击,美联储转向扩表。

2.2013年欧洲经济在回升周期,2020年V型反转;2023年有压力,或似2020年走势。

3.美欧日M2同比波动周期3~4年,2022年10月见底后回升至最新-3.16%,趋势延续。

4.2013年欧美日M2增速高位震荡,2023年底部回升,更似2020年,A股将同步受益。

▍图3:2023年日本、美国央行扩表,资产规模上升;欧洲经济承压,欧央行未来宽松可期

数据来源:wind,招商证券财富管理部

▍图4:2013年欧美日M2增速高位震荡,2023年底部回升,更似2020年,A股将同步受益

数据来源:wind,招商证券财富管理部

四、2023年风格有望相对均衡似2020年

1.2013年行情撕裂:TMT暴涨,周期大跌。创指涨83%,沪深300跌8%,全A涨5%。

2.2020年高端制造和消费领涨,科技分化。创指涨63%,全A涨26%,沪深300涨27%。

3.2023年盈利大幅改善,流动性宽松;科技创新加码,周期行业新周期,风格更为多样。

▍图5:2013年指数表现割裂,2020年风格相对均衡;2023年科技新周期,周期股回升,风格多样

数据来源:wind,招商证券财富管理部

五、2013年板块行情阶段涨跌幅复盘

1.2013年1至10月中旬,TMT、消费、高端制造涨时领涨,跌时抗跌。年底TMT领跌。

2.2013年Q4,周期、消费相对坚挺。看全年,TMT、高端制造、消费领涨;周期大跌。

▍图6:2013年全年来看,TMT大幅领涨,高端制造、消费表现较好;周期大跌。

数据来源:wind,招商证券财富管理部

六、2020年板块行情阶段涨跌幅复盘

1.2020年1-2月TMT和高端制造领涨;3月周期、消费抗跌;其后消费、高端制造领涨。

2.2020年全年,高端制造、消费多个行业大涨翻倍。周期股分化,部分行业涨幅居中。

▍图7:2020年全年,高端制造、消费多个行业大涨翻倍;周期股分化,部分行业涨幅居中。

数据来源:wind,招商证券财富管理部

七、2023年板块行情表现及未来展望

1.2023年以来,科技创新、半导体新周期等共振推动计算机、通信、传媒、电子等大涨。

2.2023年或是科技主导,PPI触底回升提振周期股,经济复苏提振消费,行情相对均衡。

3.TMT大涨提前反映预期,产业进展验证亦是关键。短线追高需谨慎,可待回调后关注。

▍图8:2023年以来,科技创新、半导体新周期等共振推动计算机、通信、传媒、电子大涨

数据来源:wind,招商证券财富管理部

风险因素:

经济复苏和科技创新进展低于预期;国际货币宽松力度低于预期。

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编制。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基于合法取得的信息,但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本公司及其雇员不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本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

本报告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引用或转载,否则,本公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关键词:

推荐内容